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物流业是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消费者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核心支撑,物流业紧密衔接着生产与消费、原料与加工、进口与出口等诸多环节,可以说,如果没有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和消费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沦为空谈。
一直以来,我国物流业的低效率和高成本,不仅吞噬了制造业的大量利润,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而且也深度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间接抑制了消费动能。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整体降幅依然不明显,当下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依然高达16%,高出同期美国7.5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未成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在行业链运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了行业间的利益链过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向集约化、信息对等的方向前进,旧形态的物流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正是因为旧形态的物流模式亟待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们才“有机可乘”,纷纷加入了物流行业,探索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方向。
物流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我国的行业短板。要想发展物流业,首先应规范行业行为,完善行业标准,同时也要构筑物流信息共享的体系,加快智能化配送的发展,发展冷链物流。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时代,物流不能仅仅成为配送的工具,物流业与金融业、制造业的多元融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物流真正想改变的是物流环节中信息不对等以及利益链条过长的问题,直接打通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渠道,改变旧供应链中的落后环节。
然而互联网+物流并不仅仅是物流环节、物流信息的变革,终目的是完成商品流通体系的的转型,让物流社区更加智能化、智慧化、便捷化,终构筑出透明、高效、信息对等的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的商品流通系统。
其中主要包含三位学者三个方向,分别是做动态视觉传感器(Dynamic Vision Sensor)的 Tobi Delbruck、做硅耳项目(Silicon cochlea)的 Shih-Chii Liu,以及做类脑芯片研究的 Giacomo Indiveri。
客户只会关注物流服务整体的价格、质量和时间等,对物流流程各环节作业的方式及其智能化的水平却是漠不关心的。物流园这也导致物流园区涉及的每个产业链都可能具有其独特市场需求特征,其智能化和智慧化应用水平和实施进程也需要因地制宜地满足客户需要。